首页 > 新闻 > 头条 > 圣手撷得盛唐笔,宝像重光照大千
圣手撷得盛唐笔,宝像重光照大千
来源:    作者:创始人    发布:2025-01-16    浏览量:0

从唐代画圣吴道子到当代高僧圆霖大师,穿越千余年的时空,一幅观音大士宝像将二位圣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此所谓因缘不可思议是也!

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,圆霖大师劫后余生,重树法幢。有信佛居士从古都长安携来一幅观音大士像的拓片,据传是摹拓于唐代画圣吴道子的画像碑,圆霖大师瞻礼之后法喜充满,得未曾有,随后据此范本,进行创作,法相庄严,人皆叹之!金陵一古刹有缘迎回一幅供养,珍若拱璧。后来缅甸佛教代表团来宁参访,礼敬此幅供奉于殿宇中的观音大士宝像,代表团众人被大士慈悲庄严的法相所打动,于是向中方提出申请希望能将这幅大士宝像请回供养,但是此幅大士像被庙方视为至宝,难以割舍。于是,宗教、外事部门赶紧驱车江浦兜率寺,联系圆霖法师,希望大师能再绘制一幅,以满足缅方的心愿,增进双边友谊,外交无小事云云。大师观察因缘,欣然应允。在多方焦急等待大约一个星期之后,终于绘制完成。为此缅方高兴非常,回国之后向南京佛教界回赠三尊铜佛,以示感谢!当时报载“圆霖法师一张画换回三尊铜佛像”,一时传为美谈。后来大师的一位大弟子见到这个报道,心有所感,向大师提出能否也为自己画一幅这样的大观音像,大师当时很高兴,答应有时间再画一幅,以满足这位居士的心愿,一并酬答这位居士长期对兜率寺的无私奉献与护持。一段时间之后,经过大师的精心描绘,这幅大士宝像终于映现人间。以上为这幅大士宝像的因由始末。

此幅《南无观世音菩萨》宝像,发髻高挽、璎珞珠垂、天衣华贵、脚踏莲花、慈悲含笑、甘露遍洒、相好圆满、清净庄严,不同于一般常见的白衣大士的形象,风格上是典型的盛唐佛像风格,可以和敦煌壁画相互印证,展示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风貌,体现了那个黄金时代的雍容华贵和豪迈气概。画圣吴道子的万古豪情,在穿越千年时光之后,被圆霖大师撷取并倾注于毫素,大师以其精湛的笔法,高超的修为与博大无际的大唐气概心心相印,凝万钧之力于笔端,狮子搏象、厚积薄发,以其如椽巨笔演奏出中国佛教艺术在当代的最强音!终得大士重现,宝像重辉。  

据多方考证,类似的近六尺整纸的观音菩萨宝像,圆霖大师总共画过四幅,三幅为海内外佛教团体和寺院收藏,唯此一幅藏于民间,方今国泰民安、政治昌明,佛法重光、宝像生辉,逢此胜缘,迎回供养,福泽因缘,盖莫大焉!诸方仁者,当惜之宝之!            (佛历2556年冬月于石城  浮云)

6 浮囊渡海     35#69 (2)        2005#90